您好,欢迎访问贵州克林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!
为人处世,不外方圆二字。

为人处世,不外方圆二字。

方,是立世之本;圆,是处事之道。

人生于世,人与人之间,关系最为密切;有所谓亲情、爱情、友情、恩情等,近亲远疏,总在一个情字。

人生,也少不了出入是非之中,必然也要懂得方圆之道。

人有方圆之道,以“方”为骨,正气世间;以“圆”为表,灵活处事,实为人生大智慧。

清代乾隆年间的纪晓岚认为,做人要“处世圆滑,内心中正,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”,其实这就是对“内方外圆”的解释。

方是规矩,是准则,是框架。

方是周周正正,心底无私,洗尽铅华之后的纯净底色,历经世事也不染尘埃。

圆是通融,是弧线,是润滑。

圆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,闲花落地又得重生,即便失望也不绝望。

在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,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,大宴群臣。

宴席之上,魏王问文武百官:“你们说我是明君呢,还是昏君呢?”

大多数的官员都是趋炎附势之人,纷纷说:“大王当然是一代明君了。”

正当魏王飘飘然时,问到任座,正直的任座却说:“大王是昏君。”

魏王如被泼了一盆冷水,问:“为什么这样说?”

任座回答说:“大王您获得了胜利,攻下了城池,没有按功劳分给您的弟弟,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,可见您是昏君。”

魏王大怒,马上下令,将任座赶出去听候发落。

接着问下一位臣子,这位大臣说:“大王是明君。”

魏王心中暗喜,忙问:“为什么这样说?”

这位大臣说:“古人经常说,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,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,可见大王是明君!”

魏王听后,立刻把任座重新请进来赴宴。

看这则故事里,大多数官员是“只圆不方”的人,内心没有“方”没有原则。

任座则是“只方不圆”的人,说话不看场合,这样的人难免受到挫折。

而那位大臣就是“内方外圆”的人了,既没有抵触对方,又帮别人化解了矛盾,让对方很受用。

可见,有方无圆不行,有圆不方更不行,应该方圆并用,随方就圆。

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,所以有了天圆地方之说。